管理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坛

上下联动 防患于未然

发布日期:2013-11-21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141

榆林市恒泰运输集团副总经理   张群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占主导地位,但它却是一个高风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行业。日趋频繁的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保障道路运输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构筑道路运输安全屏障,是摆在行业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意外事故每年都有百万余起,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70%,而其中发生群死群伤等特大交通事故又都集中在道路旅客运输方面。因此只有加强对道路旅客运输发生事故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综合道路旅客运输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管理能力薄弱、安全管理松散的小企业事故发生率高。发生事故的客车车辆中,95%都是挂靠(融资)车辆。
     2.机动车驾驶员超速行驶、临危措施不当,疏忽大意,强超强会等违章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
     3.小型客车是肇事事故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交通方式。其次是客车同农用机动车、摩托车相撞的事故较多。
     4.行人违章强穿车道也是造成事故并导致死亡的主要违章行为。
 
     5.事故多发生在地形复杂、视线不良、城乡结合部和道路有病害、管理又相对薄弱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县乡道路的事故约占70%以上,而发生在急转弯、陡坡、临崖、傍江等复杂路面的事故占其中的80%以上。
     6.事故高发期均在每年的年初、岁尾和4、5月份;每月的月初至月中稍有回落,此后明显上升,26日升至最高点后又开始回落;每天除早、中、晚事故高峰出现明显外,凌晨零至一时也是一个高峰时段。
     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影响道路运输生产安全的因素很多,事故发生也没有很明显的规律可循,但总能找到其一定的成因。就道路旅客运输事故而言,主要表现在;
     1.预防事故的机制不健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明显地存在警力不足,整体执法水平不高和安全管理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等问题;交通、运管、交警等相关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和相互行动上还未做到步调一致,缺少严密和长期的合作;更突出的问题是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辖客运企业的经营资质、管理能力、经营状况、运营线路、车辆类型等情况心中无数、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监管不力、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毫无安全管理能力的小型运输企业运用而生,致使安全管理能力下降,安全责任悬空,这些企业只收费不管理,经理人普遍存在着“管不管有政府”的心理,一旦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企业老板一走了之,善后工作只能由政府“埋单”。
     2.缺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一些地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和方法单一,没有把安全宣传、培训考核、路面监控、安全信息数据分析和执法查处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对边远、交界地区、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和特殊天气行车监管失控,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治,“三违”、“三超”现象屡禁不止。
     3.企业管理水平低,管理能力差,部分客运企业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不能落到实处,监督检查不力、特别是对车辆安装的行车记录仪、GPS等提供的科学数据不采集、不分析、形同虚设,而上路跟踪检查也是形式化、表面化,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上路督察的安全动态管理机构,致使车辆运行途中的违规违章现象失去有效监控;一些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松散,对挂户车、分公司、子公司只收费,不管理或者是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缺乏安全生产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致使事故频发。
     4.人为不安全因素多。部分企业对驾驶员考核管理不严格,“准入”把关不严,致使一些安全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驾驶员进入企业,参加运营。据统计,75.3%的安全事故与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操作不当、疏忽大意、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有关,说明驾驶员环节仍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事故隐患整治不力。随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公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明显,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打下了基础。但在三级(含三级)以下的低等级公路上,路况、路面差,人车混行,视线不良,道路标识、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乏,运行的车辆技术等级较低、潜伏着许多不安全隐患。
     6.农村运力不足,非法营运,违章载客屡禁不止。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广大群众出行频率大增,交通需求量日益增大,农村运力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致使一些安全系数低、无牌、无照、无证的“黑户车”、农用车、摩托车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成为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而即使开通了乡镇班线,其营运车辆大多集中在县内资质极低的企业内经营。安全管理不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安全责任悬空等问题也相对突出。
     三、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措施。
     新形势给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继续坚持“安全生产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安全工作再怎么抓也不为过”的思想。采取相应措施,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进一步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机制。要把加强政府领导和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同作战,形成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新机制,并通过新机制的运行,使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形成道路安全隐患有部门治理,源头管理责任有部门落实,安全宣传教育有部门推动,违规违章有部门依法查处,发生事故有协调机构快速处理的工作格局,形成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强大合力。

     2.建立健全运输市场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行业主管部门在对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解决客运企业散、小、弱、多、差的问题上,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降低信誉等级,限制车辆发展,并逐步退出市场,对毫无安全管理能力,只收费不管理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或取缔,同时把农村班线纳入正规的客运企业,解决农民乘车难和乘车安全问题,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的企业优先发展,积极引导客运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落实安全责任,降低安全风险。
     3.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能力。运输企业要把驾驶员的文化程度、年龄、驾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优劣作为前置条件,严把驾驶员的准入关;要从车辆技术性能消除运行隐患,严把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等级评定、二级维护等关口;要加大运力结构的调整,及时淘汰老、旧、破和车辆技术性能差、危机安全生产的营运车辆;严把客运站源头管理,严格“五不出站”制度;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特点,适时组织一些突击性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严重交通违章行为,震慑那些冒险蛮干、要钱不顾命的车主和驾驶员,保证良好交通治安和交通行车秩序,减少违章,预防事故。
     4.加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在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安装波形防护栏的步伐,努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实践证明,在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安装波形防护栏,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
      5.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或资金扶持等办法,对所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和GPS卫星定位系统设备,健全GPS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系统管理终端,应用科学技术,对驾乘人员在运营途中的遵章守纪情况实行全程监控。